日前,江蘇省高標準農田調查摸底上圖入庫工作專班下發我區工作底圖和脫敏影像至工作平臺,拉開我區高標準農田調查摸底上圖入庫外業調查工作序幕。
高標準農田是夯實糧食“耕”基的重要基礎,事關糧食安全“國之大者”。為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調查摸底上圖入庫工作,我區成立高標準農田調查摸底上圖入庫工作專班,區農業農村局牽頭,區發改委、財政局、資規局、水利局、生態環境局等部門參與,建立工作機制,編制工作方案,協作推進落實。在公開招標確定第三方技術服務單位后,立即組織人員對調查摸底上圖入庫底圖進行校核,確保工作范圍明確、任務清晰。召開全區高標準農田調查摸底工作啟動部署會,組織工作專班51名技術領隊和外業調查員進行培訓,考核全部合格后持證上崗作業。區工作專班加強人員管理,實行人臉識別考勤,駐場集中辦公,規范工作流程,落實保密管理要求,外業調查抓好與鎮(村)對接協調和交通安全,對工作實施過程中作業單位的技術資格、人員配備、物資準備、任務規劃和調查進度等進行全過程質量監管,聚焦重點環節,強化質量控制,要求作業單位對提交成果進行作業組自檢和質量部門質檢,確保所有成果“全數詳查”并按時完成任務。
目前,各項工作均取得了階段性的顯著成效。地塊劃分全部完成。為加強高標準農田智慧監管,以最新國土變更調查數據為基礎,按照四面環水作為地塊標準,將全區所有耕地進行地塊劃分,并對其進行命名編號,確保地塊的唯一性和可追溯性,便于有效管理和識別。全區15個版塊已全部完成地塊劃分,共劃分規劃地塊5514個,為后續高標準農田規劃實現“一平二通三提升”目標提供了依據。內業采集全面展開。通過整合農業農村局、資規局、水利局等多部門的內業資料,3個技術服務單位對項目工程設施、關聯工程設施等信息進行信息采集并上圖,已完成全區內業數據采集工作,共約160萬畝。外業調查試點先行。三龍、南陽、大中3個試點鎮陸續召開鎮級啟動部署會,確保將工作要求和文件精神解讀到位,明確“區、鎮、村”三級工作責任,試點鎮試點村的外業調查先試先行,重點對地塊經營和流轉情況、地力和產能情況、工程設施使用情況等進行現場復核,試點村通過市區兩級質檢合格后將在全區推廣,為后續外業調查工作全面開展提供經驗基礎,計劃5月底前實現全區調查摸底工作的全域覆蓋。
我區擬借助本次高標準農田調查摸底工作,融合“三普”評價單元圖斑與高標準農田圖斑,推動全區因地制宜開展土壤改良工作,并形成“4項數據+4份報告”的工作成果,包含已建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數據、糧食產能數據、耕地流轉數據和未建高標準農田宜建性數據,高標準農田調查摸底工作分析報告、工作報告、技術報告和質量控制報告。利用“4+4”成果推動農田管理從傳統的“粗放式”向現代的“精細化”轉型,持續優化“數據+技術+制度”的管理體系,實現“數據入庫、上圖監管”的智能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與精準度,為鄉村振興和農業強區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智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