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下發《關于進一步組織實施好“千家萬戶沐光行動”的通知》(國能綜通新能〔2025〕44號),全國共56個縣(市、區)全面實現“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工作目標。其中,我區榮列榜單成為全市唯一全面實現試點工作目標的縣(市、區)名單。
超額完成目標,屋頂資源“應裝盡裝”。2021年入選國家試點后,我區錨定總裝機容量161.69兆瓦的規劃目標,2021年9月至2024年12月,實際并網容量飆升至803.04兆瓦,完成率高達496.65%。大力推進黨政機關、學校、醫院等公共建筑屋頂,以及農村戶用屋頂、工商業建筑屋頂資源“能裝盡裝”。截至2024年12月,全區人均光伏并網容量達1.24千瓦,清潔能源正加速融入百姓生活。
這一成績的背后,是政策創新與市場活力的“雙向奔赴”。我區嚴格遵循“自愿不強制、競爭不壟斷”原則,通過“合同能源管理+屋頂租賃”模式,為公共機構、工商業主體提供靈活合作方案。政府出臺《大豐區發改委關于加強光伏發電市場化并網項目管理的通知》《關于規范我區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的通知》等文件,既規范開發流程,又通過電價優惠、租金補貼等政策激發參與熱情,實現“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群眾受益”的良性循環。
電網“智慧升級”,破解消納難題。分布式光伏大規模接入,對電網承載力提出嚴峻考驗。我區構建“動態分區+精準治理”的電網支撐體系:將全區劃分為紅、黃、綠三類開發區域,優先引導光伏在可開發容量充足區域開發建設,并實時滾動更新規劃;針對光伏反送導致的配變超載、電壓越限等挑戰,累計完成109條次變電站母線電壓精益化調節,308個臺區的電壓問題治理,286戶用戶嚴重低電壓問題治理。
在服務端,區供電公司推出“線上+線下”一站式并網服務,居民通過“網上國網”APP即可辦理業務,流程透明高效。2022至2024年,全區光伏發電量達7.03億度,100%電量就近消納,徹底告別“棄光”困局,為高比例新能源并網提供了技術范本。
綠色動能激活“經濟民生雙贏”。光伏開發不僅點亮了屋頂,更照亮了地方發展之路。項目建設期間,累計創造就業崗位超1萬個,并網后每年為地方貢獻稅收約1300萬元,成為穩就業、促增收的“綠色引擎”。環境效益同樣顯著——2024年全區碳減排量達86.34萬噸,較試點前暴增近八倍。
我區的實踐印證整縣(市、區)光伏開發絕非簡單的“鋪板子”,而是系統性工程,這份來自黃海之濱的“光伏答卷”,正為全國能源轉型注入更多信心與靈感。
西團鎮龍窯新型農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蘇北地區首個近零能耗農房示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