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11320982K1308267XB/2022-13928 組配分類 政府辦文件
    發布機構 鹽城市大豐區人民政府 發文日期 2022-03-14
    文號 大政辦發〔2022〕25號 主題分類 綜合政務,國民經濟發展規劃、計劃
    體裁分類 通知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公開范圍 面向全社會 時效性 有效

    關于印發鹽城市大豐區規上企業智能化
    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
    (2022-2024年)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各區(園)管委會,區各有關單位:

    《鹽城市大豐區規上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已經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鹽城市大豐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3月9

    (此件公開發布)

     

     

    鹽城市大豐區規上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

     

     

    為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認真落實《鹽城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推動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簡稱“規上企業”)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步伐,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建設高質量產業基地,勇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排頭兵,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制造強國戰略重要論述和網絡強國重要思想,認真落實省市黨代會和區委十三屆三次全會精神,利用互聯網新技術開展全方位、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通過診斷先行、標桿引領、生態賦能、政策聚焦,深層次、寬領域、多場景推進規上企業“智改數轉”,構建現代經濟體系,促進全區制造業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攀升,為加快實現“大豐智造”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目標

    通過三年努力,全面推動規上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全區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制造業發展新動能加速顯現。新能源及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新一代電子信息及智能終端三大戰略新興產業以及晶硅光伏等5條重點培育產業鏈、動力電池等4條共同推進產業鏈規上企業及重點園區基本普及數字化,培育一批“智改數轉”標桿示范企業,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產業數字化發展新高地。

    2024年,全區規上企業“智改數轉”實現全覆蓋,其中,2022年、2023年、2024年數字化改造覆蓋面分別達40%、40%和20%,新上項目應用智能化和數字化生產管理體系全覆蓋。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成效進一步凸顯,規上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達72,新創建標桿示范企業30家、市級以上工業互聯網平臺5個,培育星級上云企業225家、市級以上工業數字化示范場景50個,標識解析注冊企業數量達到360家。重點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65%,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達85%,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90%。

    三、重點任務

    (一)加大診斷服務力度。深入開展“診斷服務家家到”活動,突出行業特點,為企業開展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診斷。強化專家現場調研,在設計、制造、管理、服務、數據采集和控制等環節實施點對點診斷,為企業提供可操作可落地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打通“智改數轉”過程中的堵點、難點和痛點,帶動企業加大技改投資力度,對照省智能制造示范車間(工廠)建設標準,從智能裝備應用、設備互聯互通和產品信息追溯、智能物流倉儲等關鍵環節開展高標準智能化改造。到2024年,完成規上企業“智改數轉”診斷全覆蓋。

    (二)加強標桿企業示范引領放大豐東熱技術國家級無人化工廠,博敏電子、海聆夢智能科技2家省級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的示范引領作用,著力培育全產業鏈、制造全流程、產品全生命周期管控的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鼓勵全區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對標行業“燈塔工廠”、標桿企業,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從產品研發、生產作業、倉儲配送、質量管控、設備維護等關鍵環節開展智能化、數字化改造,推動企業從生產制造智能化向設計研發、物流倉儲、營銷管理等全流程智能化發展,實現從智能車間向智能工廠的演進升級。到2024年底,新創建標桿示范企業30家。

    (三)加強產業鏈群協同升級培育數字化產業鏈生態,圍繞區重點發展的風電裝備、晶硅光伏、印制電路板、車聯網、智慧家居5條主導產業鏈和光電顯示、化學藥、動力電池、糧油果蔬4條參與推進產業鏈,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鏈主”企業。引導金風科技、阿特斯陽光電力、博敏電子、海聆夢智能科技等企業與工業互聯網平臺、電商平臺、第三方服務機構開展合作,促進生產要素投入與市場需求的精準對接,探索協同采購、協同制造、協同銷售和協同配送等應用新模式,加強上下游配套企業數字化協作能力,提高產業鏈協作效率和供應鏈一體化水平。到2024年底,“鏈主”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普及率達40%。

    (四)加快技術裝備突破針對全區高端裝備產品智能化層次不高的短板,積極推動行業龍頭企業與工業互聯網平臺、云服務商、智能制造系統集成商等開展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攻關。引導裝備制造企業與地方高校、科研院所、產業聯盟開展產學研協同攻關,引進轉化智能裝備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研制與推廣一批風電裝備、水平鉆機、農機裝備領域核心零部件,提升核心裝備和關鍵工序的數字化水平。加強標準創新引領,支持豐東熱技術、金風科技等龍頭企業積極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完善重點產業智能化和數字化相關標準體系。到2024年底,新認定智能制造領域首臺(套)重大裝備1個。

    (五)加快星級企業上云依托“e企云”、省中小企業“智改數轉”云服務、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等,培育推廣低成本、模塊化的應用平臺、系統解決方案和數字產品服務,滿足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的數字化需求,逐步提升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應用水平。重點圍繞年度開票銷售不足億元的規上企業,深入開展“企業上云”行動,鼓勵企業整合打通企業信息流、數據流、業務流,將核心業務向云端遷移,實現“上云上平臺”。到2024年底,培育省星級上云企業225家。

    (六)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實施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工程,依托豐東熱技術、海聆夢智能科技、金風科技等龍頭企業,在熱處理、高端紡織、風電裝備等細分產業領域探索建設綜合型、特色型、專業型企業級互聯網平臺,促進整零協同、產供銷協同。重點支持開發區風電產業園、電子信息產業園、高新區(豐華街道)啟航未來產業園、石化新材料產業園等特色園區圍繞風電裝備、電子信息、化工等集群產業,打造區域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共享工廠、協同制造、集采集銷等新模式,推進園區制造資源共享,提升園區數字化、智慧化管理水平。到2024年底,創建市級以上工業互聯網平臺5個。

    (七)提升園區數字化水平支持網絡運營商加快部署5G、IPv6、邊緣網關等新型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高質量企業內外網,鼓勵工業園區將5G基站建設、公共云平臺建設、全光纖網絡覆蓋、數據采集等納入“數字園區”建設指標體系,推動平臺企業、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專業服務商等組建聯合體,助推園區內外網升級,夯實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加快建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支持行業龍頭企業參與創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推動一批企業接入二級節點。到2024年底,標識解析注冊企業達360家。

    (八)強化場景應用推廣開展“標桿企業深度行”活動,總結提煉“智改數轉”經驗做法,積極打造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體驗中心,分行業、分領域組織開展現場觀摩、供需對接等活動。每年征集和遴選典型應用場景、標桿企業案例,舉辦交流沙龍、講座論壇等活動,引領行業應用推廣,著力培育一批可復制的“5G+工業互聯網”樣板工程和典型應用場景,打造一批工業大數據應用場景和服務產品,挖掘一批柔性生產制造、數據采集感知、生產能耗管控等數字化場景。到2024年底,創建市級以上工業數字化示范場景50個。

     

    四、政策支持

    1.開展免費診斷服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費用不高于10萬元/家,為規上企業開展免費診斷服務。

    2.設立貸款貼息補助“智改數轉”項目經市級認定,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別按照項目貸款額的1.2%、1.1%、1%給予貼息,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3.支持項目有效投入對年度智能化設備及工業軟件有效投入500萬元以上的“智改數轉”項目,經市級認定,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別按照項目年度投資額的12%、11%、1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4.支持標桿企業培育對建成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示范試點的企業,給予3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建成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的企業,給予2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評為省級以上制造業數字化典型應用場景及實踐案例的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評為省五星級上云、省首臺套重大裝備的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接入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并實現標識注冊數據托管量不少于50萬條的企業,給予一次性補貼3萬元。

    5.支持服務體系建設對首次獲評省級“智改數轉”領軍服務商的企業,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國家級科研院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及檢測認證平臺在豐設立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技術服務機構,且年度開展相關技術服務應稅開票銷售1000萬元以上,按照應稅開票銷售的10%給予獎勵。

    6.支持開展人才培訓支持校企合作開展“智改數轉”實訓平臺建設,對被認定的鹽城市“智改數轉”人才實訓基地、優秀培訓服務機構,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一次性獎勵。

    五、保障措施

    (一)強勢組織推進成立全區“智改數轉”工作專班,由區主要領導牽頭,分管領導主抓,整合職能部門力量,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分領域、分階段、分批次統籌做好“智改數轉”推進工作。將“智改數轉”工作納入區委、區政府高質量考核體系,細化年度目標任務,實行月度跟蹤、季度調度、半年推進、年度總結制度,確保“智改數轉”三年行動計劃落地見效。

    (二)加大政策扶持嚴格貫徹落實《關于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激勵意見》(大政規發〔2020〕4號)中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支持“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等一攬子扶持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積極向上爭取省、市“智改數轉”專項資金,構建多層次、寬領域資金保障體系,降低企業改造成本。發揮“智改數轉”專項資金撬動效應,引導企業加大項目投資力度,更大力度開展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

    (三)加快人才培育依托市“黃海明珠”人才引進政策、區“金豐人才工程”引才政策,重點引進制造業“智改數轉”發展需求的高層次、緊缺型人才。圍繞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高質量發展等目標,舉辦技改升級、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企業上云等專題培訓班,提升企業數字化轉型一線人才的能力水平和綜合素質,培養造就一支符合大豐產業定位的高層次人才隊伍。

    (四)強化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聚焦智能制造、企業上云、工業互聯網平臺等重點領域,創新推出“智改數轉”專屬金融產品,定期舉辦專場銀企對接活動,開設“專精特新”企業金融服務綠色通道。加大對“智改數轉”企業的信貸支持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與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合作,加大金融產品的宣傳力度,擴大貸款貼息獎勵等政策知曉面、覆蓋面,激發企業改造轉型動力。

    (五)營造良好環境加大宣傳力度,利用新聞媒體、融媒體中心、協會聯盟、微信公眾號等載體平臺,多角度、多維度、多頻次開展“智改數轉”工作宣傳,解讀相關政策,擴大示范效應,凝聚發展共識。加強行業技術交流,定期邀請行業標桿企業、科研院所、技術專家協同分享“智改數轉”典型案例,展示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典型做法和實施成效,形成企業主動參與的濃烈氛圍。

    本計劃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有效期截至2024 年12月 31日。同一項目同時符合上述政策和上級政策、區其他文件規定的獎勵補貼條件的,按就高原則予以支持,不重復享受,另有規定除外。企業通過的各類認定,須是國家、省、市行政主管部門牽頭組織的認定。區工信局牽頭實施并負責解釋。


    打印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屏县| 泰兴市| 游戏| 奇台县| 炉霍县| 平定县| 茶陵县| 富源县| 讷河市| 托克托县| 南陵县| 海盐县| 望江县| 辽源市| 集贤县| 方山县| 兴安盟| 晋城| 正安县| 信阳市| 三亚市| 天等县| 枝江市| 绥芬河市| 清水县| 洛阳市| 高碑店市| 红原县| 海门市| 乡城县| 故城县| 平舆县| 鄂温| 宁波市| 平江县| 犍为县| 镇宁| 成安县| 赣榆县| 丹阳市| 柳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