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開年報
本報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要求編制而成。全文包括總體情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等。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為2022年1月1日到2022年12月31日止。本報告的電子版可在鹽城市大豐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下載。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鹽城市大豐區人民政府辦公室聯系(地址:鹽城市大豐區大華東路1號,郵編:224100,電話:0515-83818307)。
一、總體情況
2022年,在鹽城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國家和省市關于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各項工作要求,認真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積極推進信息公開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深化信息主動公開。2022年,通過政府門戶網站、檔案查詢點和政務新媒體等形式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15萬條。其中,通過區政府門戶網站公開信息6671條,開展互動訪談12期,意見征集12個,網上調查12個;通過微博公開信息4862條,制作短視頻產品32個,策劃微博專題4個,回應網友各類咨詢投訴1500余條,官方微博“幸福大豐”擁有粉絲162.2萬。12345在線共受理民生訴求6.2萬件,對群眾急需解決的合理訴求,做到1小時內全部派單到部門,答復率100%,電話回訪率100%,群眾滿意率99.97%。加大區委、區政府重要政策和重大決策部署的解讀力度,及時發布權威解讀信息,在制定和發布規范性文件或其他重要政策時,同步對政策文件進行解讀,并在政府網站予以公開。
二是規范依申請公開辦理。依托區政府網站工作平臺,對全區各單位依申請公開辦理實行全流程管理,進一步完善辦理各個環節,做好答復合法性審核,確保答復內容的合法合規。依申請辦理工作更加完善高效,2022年,全區各單位共辦結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440件。申請的事項涉及生產、生活多個方面,申請的方式主要以信函和網絡為主,還有少量的當面申請。受理的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件中,予以公開181件,部分公開97件,不予公開14件,無法提供110件,不予處理12件,其他處理26件。
三是健全信息公開制度。全鏈條加強政府信息管理,建立完善政府信息制作、獲取、保存、處理等制度,實現政府信息全生命周期的規范管理。進一步健全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制度,組織編制并公開信息公開標準目錄,優化更新信息公開指南,明確政府信息主動公開的職責、內容、程序、方式和時限要求。扎實推進文件公開屬性認定工作,對以區政府或區政府辦名義制發的文件應審盡審,應公開盡公開,對擬不公開的依法依規說明理由。實行政務信息公開事項三級審批制度,做到凡公開信息必審查,加強已發布政府信息的管理,對于日常管理中發現的問題,督促相關部門及時核實、整改,確保所發布的信息內容權威、準確。進一步完善保密審查制度,明確有關保密審查的職責分工、審查程序。
四是優化公開平臺建設。發揮政府網站的信息公開主平臺作用,不斷優化版面,強化欄目更新時限、依申請公開接收提醒等具體功能。根據工作重點和熱點開設專題欄目,根據省政務公開第三方評估指標,指導調整區政府門戶網站欄目、頁面,新增“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重大民生信息”等專題專欄,極大方便了企業和群眾查閱。區政府網站內容保障得分排名在全市各縣(市、區)位于前列。加強對全區政務新媒體的常態化監管,確保發布信息內容規范、表述準確,對各政務新媒體運營質效進行跟蹤評估,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各單位整改到位,不合格的政務新媒體進行清理整合,新媒體運營更加規范有序,質量顯著提升。
五是加強重點領域公開。積極推進疫情防控、財政預決算、重大項目建設、公共資源交易等重點領域公開。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政策發布解讀,在政府網站首頁設置疫情防控專欄鏈接,各政務新媒體及時轉載防控要求,及時發布更新防控動態。強力推進財政預決算公開,全區各預算單位全部按照規定時間,統一公開部門預決算信息,自覺接受社會公開監督。積極推進公共資源配置領域公開,公示投標主體信息24289條,招標公告919條,中標候選人公示435條,中標公示837條。推進政務服務全過程精準公開。全面準確公開各類辦事指南,包括辦事條件、規范格式文本等信息以公開助力從“能辦”向“好辦”轉變。應用“蘇企通”平臺,全面歸集惠企政策,提供精準直達服務,目前共歸集38個部門58條區級涉企政策;加快基層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完成公共服務事項“省級清單”認領,204個公共服務事項實現線上公示;在全省首家公布275個縣級行政許可事項清單。
六是嚴格督查考核。采取日常監督和定期檢查通報結合,加強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督查,委托第三方開展定期檢測,同時安排專人對區政府網站的整體運行情況、欄目更新情況、咨詢留言處理等進行日常巡檢、抽檢,發放督辦函20余份,及時督促出現問題的單位進行整改,真正形成推進工作的整體合力。用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聯系平臺,及時發布公開工作新要求,指導督促做好信息公開工作。嚴格政府信息公開考核,對信息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平臺建設等信息公開工作內容進行評估,確保信息公開各項工作科學高效落實。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信息內容 | 本年制發件數 | 本年廢止件數 | 現行有效件數 |
規章 | 0 | 0 | 0 |
行政規范性文件 | 4 | 0 | 27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許可 | 244655 |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處罰 | 405308 | ||
行政強制 | 5943 |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收費金額(單位:萬元)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22913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商業 企業 | 科研 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406 | 21 | 0 | 0 | 0 | 1 | 428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18 | 6 | 0 | 0 | 0 | 0 | 24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168 | 13 | 0 | 0 | 0 | 0 | 181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91 | 6 | 0 | 0 | 0 | 0 | 97 |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1 | 0 | 0 | 0 | 0 | 0 | 1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2 | 1 | 0 | 0 | 0 | 0 | 3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1 | 0 | 0 | 0 | 0 | 0 | 1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8 | 1 | 0 | 0 | 0 | 0 | 9 |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80 | 2 | 0 | 0 | 0 | 1 | 83 |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19 | 0 | 0 | 0 | 0 | 0 | 19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8 | 0 | 0 | 0 | 0 | 0 | 8 |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11 | 0 | 0 | 0 | 0 | 0 | 11 | |
2.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1 | 0 | 0 | 0 | 0 | 0 | 1 | ||
(六)其他處理 | 1.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2 | 0 | 0 | 0 | 0 | 0 | 2 | |
2.申請人逾期未按收費通知要求繳納費用、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11 | 0 | 0 | 0 | 0 | 0 | 11 | ||
3.其他 | 12 | 1 | 0 | 0 | 0 | 0 | 13 | ||
(七)總計 | 415 | 24 | 0 | 0 | 0 | 1 | 440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9 | 3 | 0 | 0 | 0 | 0 | 12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
16 | 0 | 4 | 1 | 21 | 32 | 3 | 1 | 15 | 51 | 3 | 0 | 0 | 2 | 5 |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2022年,我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穩步推進,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政策解讀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網站欄目設置有待進一步優化,對各單位的培訓指導有待進一步加強。
2023年,我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市關于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決策部署,深入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充分發揮政府信息公開在建設法治政府的促進作用,推動政府信息公開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一是深化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結合省政務公開第三方評估指標要求,進一步調整優化政府網站主動公開欄目,細化基層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積極推進辦事服務公開,通過大數據、信息化手段,動態公開辦理狀態、辦理時間等辦事服務全流程全節點政務信息,營造公開透明政務服務環境。二是優化政策發布解讀。完善政策發布的意見征集、內容審核機制,注重對政策背景、出臺目的、重要舉措等方面的實質性解讀,加強解讀全過程管理,以及政策發布后的延伸解讀,全面提升解讀工作質量;積極運用圖表圖解等社會公眾喜聞樂見的解讀形式,對社會關注度高的政策進行立體式、多方位解讀;進一步提升政策解讀質量和數量,滿足企業群眾政策需求,更好的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三是強化業務培訓指導。邀請市級相關部門專家,圍繞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依申請公開、政務新媒體發布等內容開展專題培訓,進一步擴大培訓范圍覆蓋面,有針對性地強化各單位對信息公開法規條款的理解應用,促進形成專業、高效的公開工作隊伍;同時,根據信息公開工作任務和產生的新問題、新情況,針對性開展薄弱環節的指導工作,不斷提升各單位政府信息公開專業化水平。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2022年本機關收取信息處理費4920元。
2023年2月10日